| 年份 | 2023 |
| 模式名称 |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物治理及恢复途径示范 |
| 模式类别 | 生态恢复 |
| 简要描述 | 通过科技支撑课题“三峡库区消落带生物治理及恢复途径”建立了100亩植被恢复示范区,采用不同耐淹植物的合理配置,改善了消落带水土流失及景观的问题,同时可为当地带来生态和经济效益。 |
| 推广效果 | 在三峡库区忠县推广,成效如下:a)牧草经济:扁穗牛鞭草是一种优质牧草,示范区种植约100亩。每亩平均每年产鲜草6000公斤,每公斤按0.5元计算,每年可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30万元。b)苗木经济:示范区共种植20种水生和湿地植物,面积50亩,每年可提供10万株水生和湿生观赏植物苗木,按每株2元价格计算,每年可产生2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。除直接经济效益外,还带来了间接经济效益:a)消落带湿地植被生态系统的构建有效地防止了消落带的水土流失,消减了入库污染物负荷30%左右,直接惠及水库运行安全,极大地减少了水库管理成本;b)恢复和改善了湖盆消落带景观,有利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;c)提出了解决消落带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模式,有利于当地农村经济有序发展;d)为当地培训了一大批生态恢复技术人才。 |
| 联系方式 | 熊高明,010-62836171,xgm@ibcas.ac.cn |
| 附件 | 2023/SNF/三峡库区消落带生物治理及恢复途径示范.pdf |
| 最后更新日期 | 2024-05-17 |